作为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,南京邮电大学始终坚持“育人为根本,质量是生命”的办学宗旨,在构建“大思政”育人新格局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、培育一流创新英才、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等方面持续发力,着力推进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,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炒股开户配资平台,以一流本科教育教学擦亮一流大学底色。 赓续红色血脉 构建“大思政”育人新格局 万物有所生,而独知守其根。南京邮电大学的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邮干训班,是我党、我军早期系统培养
作为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,南京邮电大学始终坚持“育人为根本,质量是生命”的办学宗旨,在构建“大思政”育人新格局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、培育一流创新英才、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等方面持续发力,着力推进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,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炒股开户配资平台,以一流本科教育教学擦亮一流大学底色。
赓续红色血脉
构建“大思政”育人新格局
万物有所生,而独知守其根。南京邮电大学的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邮干训班,是我党、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。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,传承82年办学历程中凝结的红色血脉,将其内涵有机融入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。
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,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把好“指挥棒”,上好“大思政课”,构建特色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“三全育人”工作格局,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、针对性和有效性。
擦亮红色校史“金字招牌”。学校重建山东根据地办学旧址展馆,设立山东战邮纪念馆“南京邮电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,成立红色校史研究会和战邮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基地,生动诠释南邮人“永远跟党走”的坚定信念。深挖和凝练红色校史中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,实施红色校史育人“十个一”工程,构建以红色为基色的思政工作格局,形成具有南邮特色的红色校史育人体系,让校史课程成为每个南邮学子必学的“金牌课程”,让红色信仰在广大南邮师生心中驻足生根。从红色校史中汲取立德树人的精神养分,原创红色校史剧《赤子》获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提名奖,原创舞台剧《一堂不同寻常的党课》获评教育部关工委“读懂中国”活动优秀舞台剧,原创舞蹈《第一课》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最高奖一等奖。
守好课堂育人“主阵地”。久久为功推动课程思政建设,学校成立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,建设“八个一”课程思政建设工程,打造以“三全”为目标,以“两分”(分层次、分类别)“一主线”(培养过程)为实施路径的课程育人体系。构建省、校、院三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体系,开展课程思政示范专业、示范课程、示范案例、专项教改课题等特色工作,举办基层教学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研讨、“思政课程”与“课程思政”教学竞赛,让课程思政示范课“树起来”“亮起来”。学校入选江苏省首批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。
拓宽思政育人“主渠道”。校领导班子带头,在学校办学旧址、校园实景课堂、智慧教室担当课程“主讲人”。大力推动“思政课程”和“课程思政”协同育人,探索以“建师资、建教材、建课程、建场馆”为要义和以“进培养方案、进理论课堂、进实践基地”为主体的“四建三进”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。实施“校领导+教学名师+课堂教学+沙龙研学+实践教学”的思政课教学模式,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建国家“大思政课”实践教学基地,与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共建“大思政”红色育人实践基地。
以本为本
深化教育教学改革
学校将“学为中心、成人成才、追求卓越”质保理念根植于教育教学全过程,优化一流人才培养质量标准,完善全员参与的质保责任框架,明确质保责任落实情况的评价,确立以生为本的质保体系,有效提升全校师生“自觉、自省、自律、自查、自纠”的质量文化认同,逐步形成“无创新、不南邮”的质量文化特色。
本科教育是人才培养的“根”和“本”。学校始终注重人才培养质量,“十三五”期间实施一流本科教学,“十四五”期间探索一流多元人才培养新模式。党政领导主抓本科教育教学,全体教师以本科教育教学为先,教学资源配置优先,教学条件保障充足。深入开展“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”十大工程,校党委书记、校长坚持为学生讲授“开学第一课”,定期举办“我与书记校长面对面学生座谈会”“书记校长教师座谈会”等活动,不断夯实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。
持续深化“四新”建设。学校依托电子信息领域特色优势,坚持走大信息特色发展之路,主动布局建设集成电路、柔性电子、人工智能、量子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兴交叉学科,紧扣“新工科”“新文科”及交叉融合,构建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“基础训练、综合拓展、自主研创”三层次和课内课外结合、校内校外两链互通的实践教学体系。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3项,拥有国家一流专业27个,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,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,14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,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8个,33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。
数字化赋能课堂教学革新。学校与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合作,构建覆盖“资源—平台—技术—应用—评价”的信息化全链条体系,探索具有南邮特色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转型路径。大力推进在线教育和混合式教学,建设翻转课堂教室、常态化录播教室、远程智慧线上线下融合实验室等各类智慧教室和虚拟仿真中心,上线“云上南邮”系统,自2022级起所有专业培养方案中增设混合式教学必修核心课程。90门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对外开课,6门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国际平台对外开课,学校教师先后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3项,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特等奖1项,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2项。
铸魂强师
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
加强顶层设计,涵养一流人才“新生态”。学校把追赶超越的使命躬身于行,坚持人才引领驱动,聚天下英才而用之。坚持引育并举,实施“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”“高水平师资补充工程”“青年教师提升工程”“创新团队培育工程”四大工程,开展“华礼教学名师计划”“华礼创新团队计划”,不断加速学校师资队伍“人才高原”“人才高峰”建设,形成领军人才、中坚力量、青年人才、后备力量四大梯队有序衔接的发展态势。学校获评江苏省首批引才用才成效显著单位。
作为我国唯一一家新能源车企100%控股的财险公司,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(下称“比亚迪保险”)的车险业务更受外界关注。
“我们已经不能用过去纯销售的方式去经营我们的2.36亿客户。客户反感,成本也很高。但越是这个阶段,其实越能体现一个公司及其管理团队真正的经营能力,这才是硬功夫。”谢永林说。
全面深化改革,打造最佳人才“软环境”。大学之道,也在“贵师重傅”,学校使能者脱颖而出,智者大展宏图。突出质量导向,完善职称评审标准,健全职称评审机制,强化教学业绩,推出一系列人才新政,激励教师潜心教育教学。建立重点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,新增社会服务型教师职称系列,单列思政教师职称评审,先后出台修订一系列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举措,激发人才队伍活力。
以师德为“精神引力”,涵养高尚师德师风。学校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,严格实行师德师风“一票否决制”,构建了教育、宣传、考核、监督、奖惩“五位一体”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。开展“师德师风十大感动瞬间”、“师德师风建设年”、“师德大讲堂”、“师德楷模”评选等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。在师德传承中汲取成长力量,2个教师团队入选“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,1人获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,1人获“省五一劳动奖章”。
健全教师培训,提升教师队伍素养。建立面向全体教师全周期、常态化的培训体系。全面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“双带头人”培育工程,切实做好专任教师思政教育培训,重视青年教师的教学培养与发展,开展新进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等专项培训项目。贯彻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建、以赛促改理念,以基层教学组织为保障,以教师教学竞赛为抓手,构建“培—评—研—赛”教师竞赛培育体系,组织开展教师教学创新大赛,设立教改专项。近5年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级教学竞赛奖56项。
五创赋能
培育一流创新英才
学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构建“红绿蓝”三色赋能信息特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,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、家国情怀、南邮特色、崇尚一流的电子信息领域高素质创新人才,“无创新,不南邮”为立德树人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与活力。
思创融合。充分挖掘红色校史育人资源,将红色血脉融入创新培养全过程,不断擦亮南邮特色的“‘红绿蓝’三色光谱”,打造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色赛道,以创新创业活动助力乡村振兴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。《数字赋能美丽乡村》主题实践思政课入选2023年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典型案例。“深耕学堂——中国故事多语传播者”项目荣获第九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江苏省选拔赛最佳公益奖。
专创融合。将创新创业实践纳入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,构建“两主线、三层次”双创课程体系,面向全体学生开设《创新与创业管理》等必修双创课程。建设“1+X+N+W”双创实践训练基地群,即1个校内创新创业中心、X个校内专业创新实验室、N个校内创新实践平台、W个校外创新基地,适应不同培养目标的学生需要。
赛创融合。将学科竞赛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,构建全周期、常态化创新创业竞赛训练体系,开设“电子设计创新冬令营/夏令营”“寒假大作战”等创新创业类系列活动与课程40余项,自研创新创业训练平台20余套。近3年获得学科竞赛国家级及以上奖项1500余项,先后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18项;连续三届捧得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“优胜杯”;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两次捧得最高奖“索尼杯”“瑞萨杯”,获省属高校唯一的三十周年突出贡献奖;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本科组唯一的“北太天元数模之星”。在2012—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12名。
科创融合。系统布局构筑国家级、省级等高水平重点科研平台矩阵,鼓励各级科研人才指导创新创业实践。构建“三三育人”体系,在学院层面打造全员育人、全方位育人、全过程育人的“三全育人”,在教师层面打造本科生早进团队、早进课题、早进实验室的“三早育人”,在学生层面打造本科生、硕士生、博士生互动的“三层次互动育人”。近3年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557项,9项评为国家级重点支持领域项目。
企创融合。实施“引苗、育苗、选苗、壮苗”的四步育苗法,不断完善从创新能力、创新项目、创业人才到创新企业的双创孵化体系。建有全国唯一以物联网为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双创平台8个。构建“学校+地方政府+园区”培育模式,为创业团队提供一条龙、一站式、菜单化的政策咨询服务,拓宽从“实验室”到“车间”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。2022年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。
学校人才培养迸发出无限活力。“有通信信号的地方就有南邮人,有邮政服务的区域就有南邮学子。”这是社会给予南京邮电大学的肯定和美誉。办学82年来,学校为国家输送各类优秀人才28万余名,很多成为国内外信息产业和人口健康领域的领军人物、技术精英和管理骨干,享有“华夏IT英才的摇篮”之誉。近年来,南邮的毕业生中有三分之二在华为、中兴、中国电信、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、中国铁塔、中国邮政等通信信息行业的龙头企业就业,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。
立足新时代,奋进新征程。南邮将以立德树人为生命线,持续推进教育、科技、人才“三位一体”协同融合发展,坚持走大信息特色发展之路,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,昂首奔跑在创新育才的大道上。 尤萱